泥鳅塘长蓝藻怎么办

泥鳅塘长蓝藻怎么办,水箱里田螺与泥鳅一起养行吗?可以一起养 。
当然可以 将田螺和鳅混养,不用再喂其它饲料,田螺和泥鳅都能正常生长 。
因为田螺能丰富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和水生植物,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蚬子、丝蚯蚓等,还产生幼螺 。这些都是泥鳅的天然饲料 , 泥鳅所排泄的粪便又是田螺的好饲料,田螺除了吃泥鳅的粪便外,还捕食水中的底栖无脊椎动物和丝状藻、硅藻、裸藻、蓝藻、金藻等水生植物 。田螺和泥鳅混养,每亩鱼塘放养田螺100~150公斤 , 放养泥鳅15000~20000尾,养殖8~10个月 , 可收获田螺3500~4000公斤,泥鳅2000~2500公斤 。
小龙虾养殖池塘的水草为何生长不起来?水草 , 是决定小龙虾养殖成败的关键因子 。近些年来,因水草覆盖率过少引发的养殖失败案例越来越多,引起水草过少的原因各不相同,水草过少越来越被从业者所重视 。但往往很多从业者根本没弄明白引起水草太少的原因及处置方法,即使花了大力气处理,仍旧事倍功半 , 无可奈何,一败再败 。笔者根据跑塘头所经历的案例,整理出了本文,希望能对从业者有所裨益 。
水草太少 , 指水草占水面比例不足10% 。水草太少,不利于小龙虾的生长,小龙虾质量差,产量更难以提高 。
伊乐藻花粉
一、水草太少的害处
1.净化功能差
小龙虾池中的水草,净化功能功不可没,水草太少时,净化功能自然就差了很多,往往出现水迅速肥起来、水浑浊及蓝藻大暴发的情况 , 离小龙虾大批量死亡也就不远了 。
伊乐藻挂脏(下图)
2.影响脱壳
小龙虾脱壳需有隐蔽物 , 最好的隐蔽物莫过于水草 。当水草过少时,水草的隐蔽功能基本发挥不了,往往导致小龙虾脱壳不遂 , 脱壳后受到其他动物攻击而死亡,小龙虾成活率将大打折扣 。
3.小龙虾易发红
水草太少时,阳光直射池底,水草的调温功能减弱,底温升高,结果是小龙虾青头少,红壳多,甚至成为铁壳虾(丁红) 。
4.缺氧
水草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是水中溶氧的重要来源,适中的水草密度能形成水体溶氧昼夜的平衡,降低小龙虾上草浮头的风险 。而水草过少,水中溶氧重要来源缺失,一旦气候突变(连续阴雨),缺氧则无可避免 。
5.最终无草
水草太少时,很难抵御外部的蚕食 。无论是虫害侵袭,还是小龙虾吃掉,都极易形成无草的局面 。一旦无草,将意味着本轮养殖的结束 。
二、水草太少形成的原因
1.栽草量过少
总体播种量太少,有的单窝直径不足10厘米 , 有的行颗距均超过10米,引种量过少,基数自然不大,即使超速生长,毕竞时间有限 。
2.发生虫害
虫害的发生是导致水草过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特别是遇到3月中下旬温度回升过快时,虫害是非常快的,只要持续高温一段时间,十天半月,草头被吃,叶子被吃得精光,好好的一塘草被吃塌了,生命都无法保障了,自然水草量锐减 。
3.小龙虾缺食
有小龙虾的池子,由于未及时投料,或投料不是很充足,小龙虾必然会大量吃掉水草充饥,时间一长,水草被消耗很快 。
4.小龙虾太多
小龙虾苗投放过多,特别是养了一年以上的池塘,数量无法统计,往往每亩超过15000只,前期感觉尚不明显,随着小龙虾不断长大,存塘量急剧上升 , 水草往往三五天就被吃个精光 。
5.残毒严重
刚开发的新池,特别是稻田 , 原来杀虫剂、除草剂、重金属盐、厌氧发酵毒物等各种残毒,可能导致黑根、黄根、红根 , 甚至无根,养分无法吸收和传导,枝叶自然不发旺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