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菇的种植方法( 三 )


任选以上配方一种,按常规配制 。
羊肚菌人工栽培方式是以熟料袋为主,因此多采用塑料袋(也可采用罐头瓶等容器装料 , 作为长菇载体) 。采用装袋机装袋(每台每小时装1500~2000袋) 。
装袋量因基质不同差异较大,木屑为原料的因材质硬软有别,棉子壳为原料的 , 子壳附着棉纤维多少有别;玉米芯、甘蔗渣、豆秸粉等较为疏松 。
◆灭菌要求
培养料装袋后进入灭菌工序 。高压蒸汽灭菌,锅内压强0. 152兆帕,灭菌时间视培养料性质,分别控制在1.5~2.5小时 。
大规模栽培采用常压灭菌 , 按灶体大小和容量,一般6000~8000袋/灶的,其灭菌时间以点火上100℃后 , 保持20~24小时,中间不掺冷水,不降温,达标后卸袋冷却 。
◆接种培养
料袋灭菌后,冷却至30℃以下,按常规接种 。接种后,搬进室内养菌 , 在适温条件下培养30~40天,菌丝长满袋;若气温偏低需50天长满袋,经后熟培养20~25天 , 再转入菇棚出菇 。养菌管理主要控制好以下五点 。
①恒定适温
培养室内温度调控至15℃~18℃,最适合菌丝生长 。在适合的培养基和恒定温度范围内,菌丝日平均生长1~1.6毫米 。
秋末冬初气温偏低,如果培养室温度低于10℃,应人工增温,可采用空调或电热等设施提升温度,防止低温阻碍菌丝正常生长 。
②保持干净
培养室保持清洁卫生,要求干燥、不潮湿 , 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若湿度偏大,可在地面撒石灰粉除湿 。
③遮光培养
菌袋培育期间,门窗应挂窗纱或草帘遮光,但要注意通风 , 不能因避光把培养室堵得密不透风,造成空气不对流 。
④通风换气
经常开窗通风更新空气,如果通风不良 , 室内二氧化碳沉积过多,会伤害菌丝体的正常呼吸;同时,也给杂菌发生提供条件 。尤其是在秋季高温时,如果不及时通风 , 会使室内菌温上升,对菌丝生长发育不利 。
⑤翻堆检查
菌袋在室内培养期间要翻堆4~5次,第一次在接种后6~7天,以后每隔7~10天翻堆一次 。翻堆时做到上下、里外、侧向等相互对调 。
翻袋时认真检查杂菌,在菌袋料面和接种口上,常见有花斑、丝条、点粒、块状等物;其颜色有红、绿、黄、黑不同,这些都属于杂菌污染 。也有的菌种不萌发,出现枯萎、死菌等,通过检查分类处理 。
◆出菇管理
将养好白菌袋脱袋后于菇房地下或床架上出菇,也可在室外利用林荫地作畦排袋出菇 。①菇房排袋出菇 。
先将菇房或床架进行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10毫升加高锰酸钾1克进行密闭熏蒸 。将菌袋脱袋后排于菇房地上或床架上 。每层床面上铺一块塑料薄膜 , 上铺3厘米厚的腐
殖土,拍平后将菌袋逐个排于其上,每平方米床面可排17厘米×33厘米的菌袋40个 。
排完后喷轻水1次,覆土3~5厘米,表面再盖2厘米厚的竹叶或阔叶树落叶,保持土壤湿润 。30天后可长出羊肚菌子实体 。
②阳畦排袋出菇 。
选择“三分阳、七分阴”排水便利的林地作畦,畦宽100厘米 , 深15~20厘米 , 长度不限 。整好畦后轻浇1次水,并用10%的石灰水浇洒畦床内,以杀灭害虫和杂菌 。排袋方法及覆土等同室内排袋要求 。只是底层不必铺薄膜,要注意畦内温度变化 , 防止阳光直射 。
◆病虫害防治
羊肚菌在菌丝生长与子实体生长阶段都会发生病虫害 。要以预防为主,保持场地环境清洁卫生 。播种前对菇房或场地进行灭菌杀虫处理 。后期发生虫害,在子实体未发生前可喷除虫菊或10%的石灰水,以利杀灭害虫与杂菌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