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黑鱼效益怎么样

养殖黑鱼效益怎么样,港种生鱼的病害防治?生鱼,又称黑鱼 。隶属于鲈形目 。鳢科 , 鳢属 , 生命力强,生长快,产量高,病害少,肉质好等优点 。是我国淡水名优养殖品种之一. 。在珠三角地区 , 人工养殖的生鱼以杂交鳢为主,有少量为斑鳢(俗称港种) 。
生鱼白皮病的防治方法,发病鱼池可用1ppm的漂白粉(含有效氯30%)或0.3ppm的二氧化氯等消毒药物化水全池泼洒 。
生鱼水霉病的防治方法,严格用药物消毒孵化池,保持孵化池水体清新 , 捞卵不离水,轻捞轻放不使卵粒受伤 。苗种捕捞、运输动作要轻 , 放苗前用5%的食盐水浸洗鱼5-10分钟,可预防此病的发生 。
生鱼对病害的抵抗力很强,在养殖过程中不断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做到无病先防 , 有病早治,对症下药,就能减少疾病的发生,达到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目的 。
养2次黑鱼有什么条件?一、鱼塘条件 专养乌鱼的池塘面积,一般以1~2亩为宜,便于管理,水深1~1.5米,池底部最好为泥质 。水源应充足,池内的通常设备如进水口、排水口之类应当俱全,池水PH值宜中性或微碱性,透明度为50厘米左右 。一般在放养乌鱼种前10~15天应进行清塘消毒 。干法清塘清毒时,一般每亩用生石灰50~75千克;带水清塘消毒时,一般水深1米每亩用生石灰125~150千克 。同时在池塘中还应需有1/5左右的水面或池塘四周水面种植80~100厘米宽的水浮莲 , 以便在夏季水温较高时,以供遮挡阳光,便于乌鱼避暑和躲藏,同时还能净化水质,有利乌鱼的生长 。二、鱼种放养 一般亩放鱼种6000尾至8000尾 。投放的鱼苗种规格整齐一致,还应注意选用体质健壮、鳞片完整、游动活泼正常、没有损伤的鱼种 。此外,在专养乌鱼的池塘中,还可混养少量的鲢、鳙、鲤等鱼,这样能起到控制池塘水质的作用,并能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但混养的家鱼个体应大于乌鱼种的一位以上为宜 。三、饲料和投饲 1.鲜饵料 乌鱼为肉食性鱼类,目前仍以小杂鱼为主,淡水和海水小杂鱼都可以 。养殖初期 , 对于规格较大的野杂鱼就经切碎后投喂,日投喂量一般为鱼体总重量的5%,并视摄食情况予以调整,一般料肉比为1∶4左右 。2.人工配合饲料 目前,正在研制和试喂人工配合饲料,需要经过幼鱼驯养阶段 。根据乌鱼的营养需求,其粗蛋白的含量应达到40%以上 。作为乌鱼的人工配合饲料的原料,一般采用鲜鱼肉、鱼粉、豆粕、蚕蛹、玉米粉、米糠、麦麸、骨粉、酵母粉等,另加少量维生素,适量微量元量和抗生素及诱引剂混合成团块或制成颗粒饲料后投喂 。3.投饵要做到“四定” 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每日投喂2~3次,即上午、下午各一次,摄食旺盛时,傍晚可再投喂一次 。投喂时 , 将小杂鱼投放到吊在池水中的食台上,让鱼取食 , 以减少饲料的失散,同时也便于观察乌鱼的摄食情况,或采用边吃边投的方法,直到停止摄食为止 。四、日常管理 1.巡池 每天早晚要巡池,细心观察乌鱼摄食和活动情况,注意水质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换水 尤其在夏天温度高时,要注意经常加注些新水,保持水质新清,以促进乌鱼的正常生长 。3.防逃 乌鱼体长超过10厘米时,跳跃能力逐渐增加,尤其是在雷阵雨天气,换水时或清晨,最容易发生逃鱼等情况 。因此,池埂离水面高度一般应大50厘米 , 以防止乌鱼逃逸 。4.分养 饲养前期的1~2个月,应及时用网将生长特别快、个体大的乌鱼捞起,另池养殖 , 以免个体大的乌鱼残食小个体的鱼苗 , 做到使同池塘养殖的规格尽可能相同 。5.防病 乌鱼虽然抗病力较强,但在高密度养殖后,也容易发生疾病 。主要是出血?。渲⒆词牵河愕某允沉棵飨约跎伲闾灞硐殖隹樽椿虻阕闯鲅?,如不及时治疗,病鱼可在3~5天内陆续死亡 。治疗以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平时在池塘中应定期用生石灰等进行全池泼洒消毒,做到以防为主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