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饮料中的糖无所遁形 饮料里的糖


让饮料中的糖无所遁形 饮料里的糖

文章插图
糖是人体的能量来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但过量摄入糖也会造成很大负担,不利于身体健康 。当前,健康饮食成为潮流,消费者在选择饮料等产品方面,也希望能够更加健康 。这就需要我们学会看配料表,了解产品成分 。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产品 。
对于饮料消费,业内专家认为,无论是含糖饮料还是标称“无糖”的产品,都不能多喝,从健康角度,喝凉白开、矿泉水等不加糖的纯水是最佳选择 。
糖摄入过量有害身体健康
糖作为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调节情绪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不管是天然的糖类,还是添加的糖类,被人体摄取后,都需要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才能够被人体利用 。
资料显示,糖类分为单糖、双糖、寡糖、多糖等 。日常生活中,具有明显甜味的碳水化合物多为单糖和双糖,如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和乳糖 。因此,碳水化合物常被理解为广义的“糖” 。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曾向新京报采访人员表示,通常来说碳水化合物含量约等于含糖量 。适量摄入糖有助于身体健康,但如果糖分摄入过多,人体心脏负荷会过重,甚至引发甜食综合征,造成人体免疫能力下降,代谢功能紊乱 。
以含糖饮料为例,浙大一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沈建国曾介绍,普通人长期摄入含糖饮料不仅影响食欲,还会影响各种营养物质的正常摄取,对肾脏、肠胃、皮肤、骨骼、牙齿等均会造成严重伤害,导致肾结石、肠胃功能失调、骨质疏松、牙髓疾病等 。
为预防肥胖、龋齿等健康问题,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更新了糖摄入限量的建议,将儿童和成年人的游离糖(指生产商、厨师或消费者在食品中添加的单糖和双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分 。)摄入量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相当于每天最多摄入50克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也提出,每人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限制在25克以内 。
2019年7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健康中国行动计划(2019-2030年)》,强调了糖尿病在我国的多发性,并提倡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g,鼓励全社会参与减盐、减油、减糖,研究完善盐、油、糖包装标准 。该计划鼓励消费者减少蔗糖摄入量,倡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安全标准允许使用的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取代蔗糖,科学减少加工食品中的蔗糖含量 。提倡城市高糖摄入人群减少食用含蔗糖饮料和甜食,选择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替代蔗糖生产的饮料和食品 。
看配料表可帮助选择合适产品
在健康饮食成为趋势的背景下,许多人既偏爱喝饮料,舍不得那口甜甜的感觉,又希望能喝到相对更健康的产品 。这就需要会看饮料包装上的营养标签和配料表 。
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在制造或加工食品时使用的、存在于产品中的任何物质,均需在配料中进行标注 。配料表必须如实地标注生产这种食品所用到的每一种原料,包含每一种食品添加剂 。配料表的顺序应当根据配料加入量从多到少排列,也就是越靠前,含量越高 。
然而对消费者而言,配料表中的“玄机”却常被人忽视 。大部分消费者仍然只看产品是否在保质期内,而忘记了看配料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 。根据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发布的《中国消费者食品标签认知及使用状况调研报告》显示,近半数消费者因“看不懂”,购物时几乎不看营养标签和配料表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