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听声辨蟋”能力,华东师大这个团队还拍了蟋蟀微电影


掌握“听声辨蟋”能力,华东师大这个团队还拍了蟋蟀微电影

文章插图
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邹佳雯 通讯员 符哲琦 云霄
视频加载中...你知道吗?全世界只有不到十位的蟋蟀分类学家,中国却是拥有最多蟋蟀爱好者的国家 。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师何祝清团队拍摄了一部名为《天籁之音——蟋蟀》的科普微电影,近日,该片获得了科技部“2020年度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荣誉 。
该片以科研与文化深度融合的视角为观众讲述了蟋蟀的门道,分为蟋蟀采集、科研、文化三个板块 。全片回荡着清脆的声声虫鸣,观众们不仅能由此全面了解蟋蟀的鸣声特点,还能重新认识蟋蟀的身体构造、生活习性、经济价值、科研进展和鸣虫文化等知识 。
何祝清在夜间观察蟋蟀
“在华东师大校园里,可以观察到斗蟋、棺头蟋、油葫芦、姬蟋、树蟋、针蟋等10余种蟋蟀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何祝清介绍,“世界上有5500多种蟋蟀,中国有350多种,而我们常见的蟋蟀仅不到20种 。”
蟋蟀大小、外部颜色、栖息环境等都是区分不同种类蟋蟀的辨别特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分方式,便是蟋蟀的鸣声——雄性蟋蟀通过摩擦前翅发出的声音,不同种类的蟋蟀鸣声也各有不同 。在校园的生态环境里,黄脸油葫芦这种蟋蟀8月成虫,它的头上有两条眉毛一样的条纹,是在学校里能见到的个体最大的蟋蟀,鸣声优美婉转,总会给观察人员留下深刻的印象 。
研究蟋蟀离不开对蟋蟀的捕捉 。蟋蟀栖息的环境多种多样,树上、草坪,甚至是地下,这些都可以成为蟋蟀选择“安营扎寨”的地方 。在校园里,蟋蟀则主要栖息在地表 。夜晚,研究人员通过雄性蟋蟀的鸣声来辨识它所在的位置 。蟋蟀也特别机警,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停止鸣叫,这时,研究人员就要停下脚步,等它慢慢放松警惕再次鸣叫,逐步缩小捕捉的范围 。一旦位置确定,就用特制的小网来捕捉 。在捕捉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们也将不同的鸣声与实体相对照,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练习,逐步养成“听声辨蟋”的独特能力 。
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博物馆是全国馆藏拥有最多蟋蟀种类的科研中心之一,保存有蟋蟀模式标本30多份
从2020年1月份开始撰写脚本,到5月份正式开始拍摄,再到后期的配音、调色和剪辑,直至11月份,《天籁之音——蟋蟀》科普微视频的制作几乎花了一整年时间,背后是一个团队长期的努力和付出 。
视频中呈现的蟋蟀振翅、打斗、螳螂捕食等动态镜头,和阵阵悦耳的蟋蟀鸣声是视频画面引人入胜的关键,而动作和声音的捕捉,都曾给整个团队带来了巨大的考验 。据何祝清介绍,拍摄过程分为室内拍摄和室外拍摄两个部分,蟋蟀振翅、螳螂捕食的拍摄是在室内进行的,而蟋蟀打斗和鸣声的捕捉则在室外 。
动物不同于植物,它们少有长时间静止的时刻 。“蟋蟀不是听话的演员,它们的打斗、振翅等行为都是自发的,因而野外的拍摄往往耗时数个小时 。”何祝清说 。例如为了拍摄蟋蟀之间争斗的画面,团队的工作人员先是在野外捕捉到一只蟋蟀,再另外找到一只蟋蟀的栖息场所,并将捕捉到的这只蟋蟀慢慢引诱到后者的洞口,让两只蟋蟀“相遇”,进而才有了接下来两者争斗的场面 。
一个看似普通的蟋蟀鸣叫的镜头,拍摄过程也需要克服重重困难 。野生的蟋蟀比较怕光,夜晚才是它们活动的黄金时间,每当摄影师一旦打开强光,它们就会立刻停止鸣叫,将自己完全隐匿在黑夜中 。
【掌握“听声辨蟋”能力,华东师大这个团队还拍了蟋蟀微电影】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