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理性与感性的关系论 论理性与感性的关系


龙财经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经济学上有一个重要的假设,即人是理性的 。
从我们的现实生活来看,这条假设是不成立的,或者说是一种理想的假设 。日常生活中,人经常会被情绪主导做出一些非理性的消费,商家也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去引导非理性的消费 。
2022年,即将过去,有人说这是未来十年经济最好的一年 。每个人的感受,行业、地域不同,差异也会极大,但从经济统计数据来看,居民储蓄数据、社会零售品数据、失业率,以及我们周边人的收入、就业情况,大部分人都能感受到经济下行所带来的迷茫和预期的不断降低,因为对未来就业收入的不乐观预期,或者说理性占据上风,更多的人选择为未来的生活储蓄 , 减少消费支出 。从这个维度考虑,2023年经济增长的重心压在国内消费提振上,不如说稳就业更为贴切 。
经济是有客观发展规律的,虽然这二十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创造了人类历史的奇迹,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在国家强有力的调控下,迅速反弹并延续了十几年的快速增长,但这次的经济周期,是否还能奇迹再现?
基于康波周期理论,和各个国家的经济数据,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已经在路上,没有国家能独善其身 。这意味着 , 出口的继续下滑、国内产能的过剩、就业率压力、消费增长的空间受压 , 而财政支出、投资拉动的作用,杠杆率是重要的约束条件,所以,理性的看,最坏的经济刻度并未过去 。
对于企业经营,需要更加理性的选择,压缩成本、减少开支 , 逐项逐步的解决问题,一个问题一盯到底,提升收入的现金流,销售要拼先机、拼性价比,务实的解决眼前的问题,切忌大蓝图小步走 。
乐观者才能拥抱明天 。理性面对当下 , 感性的对待明天,对未来的信心是企业、个人能走的更远的基石 。工作以外的生活,需要更多的感性,去调节人的情绪,先解决情绪后解决问题 。感性的设定长期而正确的事项 , 培养爱好、坚持基础技能的提升、培养第二职业曲线和投资技能,感性的面对自己的缺陷和弱点,不必苛责 。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人都有倾向性,倾向性取决于好恶和利益(钱) 。
理性现实的人根据利益作决定,感性的人(性情中人)根据好恶作决定 。但大多数人都是二者的混合体 。年轻的时候感性成份比较重,随着年龄增长 , 理性成份会越来越多 。
社会有无数个利益体,和信仰(好恶),裹挟各色人 , 头部都是理性者,他们都直接反应所代表的利益。他们会根据好恶及临时利益动员同路的普通人,为他们的利益造势 。就每个国家来说核心都是起源本土和外部之争,普通人都是观众,或拍手或呐喊 。乱是普通人的大劫 , 只要稳,任何政府都会给普通人一口饭吃 。
思维有三个层次:感性、知性和理性 。
理性:每次都是按事实进行逻辑推理,得出判断结论 。
知性:每次都是按事实,选择已有的经验,或者已有模型,得出判断结论 。
感性:每次都是按自我感觉,给出判断结果 。
知识分子有什么弱点?
知识分子都笃信自我的独立判断,因而被利用也很简单 。只要给出可以得出需要结论的部分事实,而不是全部,他们自己就会得出期望的结论,而且还会深信不疑 。
感性思维为什么更容易操控?
比如《金刚川》电影,好多观众哭着出了电影院,就是情感被导演和演员给调动了 。
再比如:《庆余年》电视剧,剧中有偷唐诗装水平的桥段,说明故事发生在唐前期 。电视剧中那个时候应该不会有科举考试(科举考试是武则天确定的),更不可能有太师椅(宋朝才发明)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