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传统饮酒习俗 满族人喝酒的礼仪( 三 )


鞭炮声喧献岁辰,米儿酒饮瓮头春 。
斋明盛服焚香早,都是攀鳞附翼人 。
满族酿酒喝酒的历史很悠久,至少可以追溯至 2000 年前的汉魏时期 。而今人对汉族的酒酿之米酒,及朝鲜族的米酒多有了解,对满族渊源久远的“詹冲努力”(米儿酒)则知之不多 。这种米儿酒是将大黄米煮熟,放入酒引子之后发酵即可并不复杂 。然而,金女真人发明的蒸馏白酒工艺则比较复杂了 。
早年,满族烧造白酒的作坊叫“烧锅” 。造酒时要先将高粱、苞米、小米等上碾子轧碎,上锅蒸后扬散于地称之“扬馇子”;使其降温,称之“凉馇子” 。然后混入酒曲拌匀,下窖中使其发酵 。发酵后上锅蒸,蒸出的水汽冷却之后便成了白酒 。先流出的酒酒精有 70 多度,越流酒的度数会越低,到 40 度左右时便停下来 。
40 度以下的酒称之“酒梢子”,会有苦味儿异味儿 。这时,将剩下的蒸料和新料混拌在一起,再蒸再取酒直到粮料中无酒 。酒的好喝不好喝全在酒师傅的经验,酒师傅的看酒花、酒色、品尝,是造好酒的关键技艺 。
早年满族的烧锅,贮酒窖藏用的都是一个个大木箱,人们称之“酒海” 。酒贮藏的时间越长越味正醇厚 。昔日,满族装酒卖酒用的都是酒篓 。酒篓是用油条或笤条编结的,是一种口小肚子大的容器 。酒篓编好之后,需要里外用毛头纸或高丽纸糊上四五层,然后刷上猪血以防止酒渗透 。
满族酒篓的口盖更是新奇,是用新鲜的猪尿脬洗净擦干之后,直接抻开蒙在酒篓口上扎紧做盖 。几天之后,猪尿脬便定型了还非常结实 。满族这种传统的酒篓好处很多,材料是到处都有,故而既便宜又适用,装酒又不跑味儿而且还方便运输 。用古老传统蒸馏工艺酿造的满族打牲乌喇御酒满族造酒传承久远,而且酒的种类也很多,像米儿酒、芦酒、清酒、醴酒、烧酒、汤子酒、老白干、二锅头、曲子酒、松龄酒等等 。那松龄酒还须多言语几句 。
松龄酒是满族一种颇具特色的美酒,是将优质的白酒盛在一小酒篓里 。然后,在山中选一棵粗大的松树,在其根部挖一个树洞将酒篓贮藏在里面,外面再将整块的带木树皮敷上绑好 。这样,树又长成了一体 。几年之后,当有重大喜庆活动或贵宾到来时,即可取出而饮 。此松龄酒经在松树中贮藏醇化,既酒香浓郁又有股淡淡的松香,是满族人最珍贵的传统待客美酒 。
满族传统的美酒很多,除了上述的诸种之外,满族人很早便知道用当地特产的各种药材来泡酒,不但可以香口逸情还可以治病养生,故长久以来传承有人参酒、虎骨酒、鹿茸酒、熊胆酒、蛇胆酒、灵芝酒、黄花酒、槐花酒、不老草酒、五味子酒等不下 20 余种 。满族人喜喝酒、能喝酒,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民风著称,是与其所处的严寒地域和身为北方渔猎民族有直接关系 。
早年,满族渔猎于江河之上或大森林之中很是寂寞,秋、冬、春三季又均很寒冷 。于是,他们发明了又喜爱上了“酒”,这既解寂寞又可暖身御寒、还悦情逸志的美味 。寒天野外,喝上几口老白干、吃上几块烧烤的兽肉,会从心里暖到手脚,难怪满族人称酒为“水棉袄” 。故此,满族还有句老话:“漫山遍野跑,离不开水棉袄” 。酒是好东西,怎能独享?于是,满族人将酒上升为祀神祭祖的供品 。
满族祀神的神案上,祭祖的天地桌上,渥辄库(神位)前、祖宗板前都要奠酒致祭,而在过大年时请神、送神及合家欢聚皆要有酒 。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像元宵节、上巳节、大神节、清明节、端午节、山神节、开江节、中秋节、中元节、重阳节、下元节等,满族除了以酒祭神祀神,人们也要喝上两杯“与神同享”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