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标志着世界格局的最终形成 世界格局形成的原因( 二 )




▲苏伊士运河开通后,英国很快从埃及手里攫取了控制权


运河带来的便利使埃及的战略地位陡升,英国人开始加紧对埃及的控制 。虽然英国在南部非洲航线上的垄断被苏伊士运河消除,但英国同样可以凭借海军优势把持运河,掌握这个地中海-大西洋到印度洋-太平洋的交通枢纽,对海洋霸权的控制反而更加有利 。


▲1858年苏伊士运河的股份分布


1875年,埃及政府出现财政紧张,无力偿还外债,英国人趁机用400万英镑收购了埃及政府名下绝大部分的运河公司股份 。苏伊士运河从此成为英法两国共管,脱离埃及政府和法律的管辖,俨然是国中之国 。


从1870至1930年间,运河公司利润达35亿法郎,绝大部分由英法两国瓜分 。埃及为了修建运河付出1680万英镑各项支出,数十万劳工辛勤劳动,12万人死亡,平均每公里河道要损失738条生命,最后不但没有得到运河的主导权,连收益都被剥夺殆尽 。


▲在英军的镇压下,埃及在1882年沦为英国殖民地


1882年埃及爆发反帝爱国、争取收回国家主权的奥拉比运动,遭到英法两国的联合镇压,进而沦为英国殖民地,英国开始在运河区驻军 。埃及在1922年名义上独立后,多次与英法两国进行斗争,取得了董事会的部分席位,但英军仍然保持在运河区的驻军 。


法国占有苏伊士运河的经济主导权,而英国则在政治和军事上占有明显的优势,为英国人的全球战略服务 。埃及人更像是个旁观者,只能收到一点点利润分成 。


▲阿拉伯世界的各国势力和占领年份




三、运河收归国有

从奥斯曼帝国时期开始,埃及是一个半独立的封建王朝,变成英国殖民地后,也只是换了主子而已 。


1922年独立后,国防外交等主权仍然被英国人把持,只能算是半独立 。埃及人民对国家主权被出卖,尤其是运河权益被外国人把持的状况非常不满 。


二战结束后,英美等国扶植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以色列国家,引起了阿拉伯国家的普遍敌对 。1948年,阿拉伯国家联合发动第一次中东战争,打算夺回1947年联合国决议分给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地区 。


▲参加第一次中东战争的阿拉伯军队大部分是英国人训练出来的


阿拉伯联军表面上拥有很大优势,但缺乏统一指挥,埃及、约旦等国首脑又只顾自己的利益,使联合作战成为一句空话,被以色列各个击破,战争遭到了失败 。


埃及是阿拉伯联军的主力,战争失利进一步激起了埃及人民对封建王朝的愤怒 。1952年7月,在青年军官纳赛尔的带领下,埃及人民推翻腐朽的封建王朝,建立起共和国 。


▲纳赛尔被誉为埃及国父,也曾是阿拉伯世界的领袖


埃及独立并没有影响到苏伊士运河的运营,英法两国继续管理着运河,拿走运河收益的95%,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英法人士,公司董事会的32个席位中埃及人只占5个 。


二战胜利后,亚非拉的民族解放意识高涨,埃及人民越来越无法容忍在自己国家还有一个国中之国,并且占据着极其重要的苏伊士运河 。埃及人甚至组织游击队袭击运河区的英国驻军 。


▲英国在运河区一直保持有驻军,1956年才全部撤离


更重要的是,英法两国都支持以色列,拒绝向埃及等阿拉伯国家提供军事援助,迫使埃及向苏联寻求帮助 。1955年,埃及购买了大批苏联武器,外交上也开始倾向于苏联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