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蛋为什么被大厨们争相解构?这个问题,要从一个四川小镇说起( 三 )


第一组实验品为深色和金色皮蛋对比 。? 李坪骏
打开蛋壳,真相浮出:在一个密封的碱性环境中,皮蛋的蛋清要先化成水状液体(工艺上称为「化清」),然后重新凝固,密封期内,随着蛋里硫化铁逐步积淀,所有的皮蛋都会变为深色 。
市面上的深色皮蛋,主要采用浸泡工艺,让皮蛋长时间处在被弱碱液体围绕的无氧密封环境中(目的其实是为了延长储存期方便销售) 。而黄金皮蛋的生产工艺,只是调低了蛋泥中碱的含量,在低温环境中密封四个月 。在弱碱环境中的时间长度,才是决定皮蛋颜色深度的真正原因 。
黑色皮蛋的蛋黄呈现沙心质感,颗粒感较强 。? 李坪骏
如果需要把深色变成金色,则需要在解除密封之后,为皮蛋增加一个摊晾期,让蛋与空气接触 。已经形成的硫化铁,会随着蛋的「呼吸」,从蛋壳上的气孔中挥发逃逸,蛋清会逐渐变为晶莹剔透的金色 。但前提是,皮蛋的制作过程中没有添加金属离子 。不管是已经被淘汰的铅,还是现代工艺用的铜和锌,都会与硫化物结合形成沉淀,堵住蛋壳上的气孔,阻止呈色物外逃 。
黄金的颜色意味着更少的添加物,也代表工艺上的高级 。但是从金色再变回深色就不太容易了 。深色物质的含量已经大大减少,如果把蛋再放进强碱环境,颜色变化不大,凝固好的蛋清很可能再次化为液体 。第二次「化清」后,皮蛋直接宣告报废,无论再怎么加工,也都没办法食用了 。
而另外一组超长工艺期的试验品,则完全颠覆了我对皮蛋的认知 。
那是三个在模拟夏季环境的加温箱中度过密封期的蛋 。30 摄氏度和碱性环境的双重加持,使皮蛋中的梅拉德反应加速进行 。密封 20 天之后,再把它们放入常温环境中超长时间摊晾 。这组实验预计时长是 18 个月,取出这组样本进行观察时,摊晾期刚好进入第 7 个月 。
此刻肉眼可见的变化就已经相当惊人:原本圆润的蛋清,几乎丢失了所有水分,脱水后蛋清和蛋黄,很难控制形状 。剩下大约四分之一不到的蛋清凝成胶质,像个「畸形儿」一般,附着在蛋的一端 。蛋清的颜色也从浅金色收浓成茶褐色 。对半切开之后,蛋黄的占比大幅增加,蛋清、沙心和樱桃心分布均匀,层次分明 。除了形状实在有点不入眼,这几颗「老包蛋」,应该就是喻波所说的「最理想」的状态 。
第二组实验品为全金色皮蛋对比,蛋白中水分已经消耗干净 。? 李坪骏
很多当地人上门到工坊买皮蛋时,都会先问还有没有这种存放得比较久的老包蛋 。没有了白糖的加持,这颗老包蛋的本味依旧迷人:入口是浓郁的香气,第一感觉就像是发酵完全后的芝士;然后又是一层新的味道慢慢迸发出来,如同童年吃过的老蛋糕的香气;至于皮蛋「应该」有的氨气和硫化物的味道,真是一丁点也没出现 。
王芝浩说,她曾品尝过摊晾了一年半的老包蛋,里面居然涌出一层腊肉的风味,很是奇妙 。只是吃起来会感觉有点「哈喉」(四川方言,「哈喇」是指食油或含油的食物久置后的变味,「哈喉」就是特指吃「哈喇」食物时,口腔里那种不舒服的感觉) 。
流水下将黄金皮蛋冲洗干净 。? 李坪骏
制作皮蛋在某种程度上有点像泡茶,在蛋的品质、料泥配方、加工温度和过程时间这四个要素组成的四边形中,寻找立在「重心」上的那颗完美的皮蛋 。
杜智华过去几十年的工作,就是在不停地摸索与实践中总结各种不同季节的「四边形规律」 。但是,工艺环节上这么多参数,以及传统生产方式中有限的可控性,使得黄金皮蛋的商品属性并不强,它更像一款「匠人产品」 。再加上本来就小众的消费市场,让这颗皮蛋的整个生产和经营节奏,就像一颗正在摊晾架上「呼吸」的蛋,漫不经心、缓慢而自然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