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如何养生 中医养生秘方


浅谈中医如何养生 中医养生秘方

文章插图
一、关于脾胃虚的那些事靠2剂中药调理
现*胃多多少少都有点小毛病,时常觉得胃部隐隐作痛,过冷过热胃都不适,空腹的时候痛的厉害,吃了食物一般可以缓解 。此外,平时太过劳累或者吃了冷食容易导致疼痛发作 。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导致的脾胃虚弱原因
脾胃虚弱在古籍医书中有记载,《诸病源候论·五脏六腑病诸候·脾病候》:脾气盛,为形有余,则病腹胀,溲不利,身重苦饥,足痿不收……是为脾气之实也,则宜泻之 。脾气不足,则四肢不用,后泄,食不化呕逆,腹胀肠鸣,是为脾气之虚也 。
总结起来,脾胃虚弱的主要原因有3点:一为饮食失调;二为劳累过度;三由于急慢性病 。以上诸因,耗伤脾胃,导致脾胃不足,运化失健,形成脾胃虚弱证 。
脾胃虚弱的主要疗方
六君子汤——脾虚
方药:党参、白术、茯苓、陈皮、法半夏、炙甘草 。
脘腹痞闷胀痛,恶心呕吐者,加木香、砂仁、藿香;若泄泻而兼腹中冷痛、手足不温者,可加炮附片、干姜;或咳嗽、痰涎较多且有呕恶、头晕者,加竹茹、枳壳克;若久咳痰多而清稀,气短乏力者,加炙紫菀、款冬花、白前 。
参苓白术散——脾虚湿气重
方药: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山药、炒扁豆、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 。
若兼见带下色白质稀量多者,可加苍术、车前子、泽泻、柴胡;若白带日久不止,尚可再加金樱子、芡实、煅龙牡 。小儿疳积,服用此方,再加鸡内金、神曲、麦芽、山楂,为细末,每次服3克,1日3次 。
对于胃胀痛或者脾虚不明显的,或者说脾胃虚弱恢复期的人,可以减少中药的量,该服用丁香茶养胃 。丁香茶虽不是治病的能手,却是调理脾胃的最佳帮手 。
结语:胃病是一种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内治好 。我们都常说养胃而不是治胃,可见治病良方就是靠“养” 。急不来,只能从生活习惯的改良中获得 。我们都需要一个好的胃,这些习惯的改变都是必需的 。
二、教你用好米汤和盐水来治病
如果医生开六味地黄丸,大多在处方上会写“淡盐水送服” 。您可别小看这五个字,它往往是发挥药效的关键一步 。实际上,中药还有很多这样的“药引子”,它们看上去是普通的食物,却有着各自独特的作用 。
增强疗效治疗风寒感冒的中成药,用热乎的姜汤送服能增强疏散风邪的作用;或吃完药喝上一碗热稀粥,既暖胃又发汗,都能增强药物的疗效;健脾胃助消化的中药汤剂,常放入大枣;产后淤血多、乳汁少等,常会用到生化颗粒或生化丸,最好用红糖送服,以增强补血散寒、祛淤的功效 。
直达病处服用治疗肾虚的中药或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等,最好用淡盐水送服 。中医认为,盐味咸,可引药入肾,作为药引能帮助药物直达病变处,更好地发挥补肾的作用 。
此外,在中药汤剂中,还有些特定的“引经药” 。如头晕脑涨等头部不适,常用荷叶、菊花,病位在胸部常用桔梗、瓜蒌,在两肋常用柴胡、青皮,在腰部常用杜仲、川断,在上肢常用桂枝、桑枝,在下肢常用牛膝、木瓜,都能使药效“瞄准”病变处 。
缓解“毒性”清热解毒药药性寒凉容易伤胃,含贝壳矿石类的中药较难消化,都需要用米汤送服,可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顾护胃气 。用甘遂、大戟等有毒或烈性药物时,常常用红枣做药引,缓解毒性 。
最后要提醒大家,中药方中的药引子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乱用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