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分析|高调融资13亿美金却突然退出中国,品牌聚合模式还能怎么玩?( 二 )

大部分店铺聚合商放在国内的都是BD团队,而负责尽调、运营以及最终决策的团队仍在海外 。一位卖家就曾表示,尽调的电话往往在深夜打来,并且有时一周才打一个电话,推进速度较慢,导致尽调的时间也不止2个月 。
在收购环节中,尽调团队在海外,尽管数据开放,但是对于潜在的风险却依然很难把控 。一位聚合商中国区负责人就曾透露过,有一家聚合商收购的店铺,就曾发生过供应商提供的产品与卖家叙述并不相同 。
此外,最终的决策权在海外,也就必然会面临水土不服的情况 。一位broker(中介商)告诉36氪,国外的卖家很难理解国内运营逻辑,所以即便通过了尽调环节,在最后也会出现交易失败的情况 。
而BBG就是水土不服的典型代表 。
part2:撤退BBG退出中国市场,是否会冲击中国市场的降温仍未可知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今年的收购,无疑会比之前更难 。
首先是聚合商选择的品类,拆分几家聚合商看准的标的,会发现主要集中在宠物、个护、家居等品类下的细分品类 。而为了能够维持自然增长,聚合商购买的店铺,通常是在亚马逊品类排名下的靠前位置 。随着去年店铺聚合商的快速涌入,市面上能够被售卖的店铺,大多已经被收购 。
而即便到了今天,根据36氪观察,涌入中国市场的店铺聚合商依旧源源不断 。因此,玩家变多标的变少的不平衡状态将愈加明显,市场想不卷起来都难 。
亚马逊店铺聚合商
其次是店铺聚合商靠购买亚马逊店铺扩大资产,那么必然会依赖整个亚马逊的电商环境 。
疫情以来,跨境电商迎来了一波线上消费的红利期,直至去年亚马逊封号以前,跨境电商都在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行驶 。所以跨境大盘持续上涨下,各家都在里面赚得盆满钵满 。那么去年入局的聚合商们,拿到的店铺价格肯定处于高位 。毕竟根据前一年的利润来算估值,不论怎么看,估值都偏高 。
但同样,疫情的高速增长并非常态,随着海外线下消费逐步恢复正常,市场暴涨的总需求仍要回到正常曲线上 。因此,当供需回归到正常点后,对比前两年,卖家的业绩能否维持在最高点仍未可知 。
一方面是海外市场对电商的需求不再火热,另一方面则是去年以来的备货,以及还在海上漂着的货仍在积压 。而对于跨境电商来说,基本上大部分现金流都压在了货上 。因此,清库存压力,最终难免会导向低价倾销 。
而市场的热情也将传导至新入局者,一旦市场遇冷,新入局者望而却步 。那么跨境的盘子,同样难以维持过去持续暴涨局面 。
如果卖家业绩达不到估值时的水平,就意味着店铺聚合商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回本,此时考验的就是资本陪跑耐心程度 。
再次是,店铺聚合商的兴起,离不开全球央行的大放水 。因此,当宏观经济发生变化时,店铺聚合商将会面临最直接的风险——当市场上的钞票变少,资本不再狂热时,对于店铺聚合这场资本游戏的耐心,还能有多少呢?
不过,当跨境的生意开始变得更加难做起来,而靠卖店铺就轻易能换取财富自由,确实成为了一条令人心动的退出路径 。相对应的,对于店铺聚合商的考验就再次回到了风险评估层面上 。
跨境电商行业内的一个共识是:不刷单很难做起来亚马逊 。所以即便想要退出的卖家数量增多,对于中国卖家而言,潜在的风险依旧时刻存在 。那么对于账号的风险考量,就上升到了亚马逊的算法机制,能够容纳多少刷单量上了 。
part3:吞并亚马逊店铺聚合模式在海外得以野蛮生长,首先就在于资本的助推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除了经纬中国投资了中国本土的聚合商Nebula Brands,像Thrasio、SellerX、BBG等聚合商背后,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