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样画葫芦 照葫芦画瓢下一句


依样画葫芦 照葫芦画瓢下一句

文章插图
依样画葫芦(照葫芦画瓢下一句)原创帝国的脸谱2017-05-07 18:12:28
我们平时观看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那朝堂之上的皇帝和大臣们,板脸的正襟危坐,磕头的一本正经,都在做戏一样 。其实,朝堂虽然是个看似威严的去处,但有时也是个出笑料的地方,皇帝偶尔和大臣开起玩笑来,比寻百姓打情骂俏还有味 。
五代宋初,有个大臣叫陶穀 。陶穀诗文双绝,成名也早,十多岁就有了文名 。他出仕也早,二十多岁便被后晋宰相李崧看中而步入仕途,历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四朝 。陶穀在后晋时官至知制诰、仓部郎中 。后汉任给事中 。后周任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 。北宋初继续出任翰林学士 。然而,就是在这个翰林学士的任上,陶穀与宋太祖赵匡胤之间却因为升迁的问题,留下了一个“依样画葫芦”的典故,颇为搞笑 。
后周时代,陶穀与赵匡胤都是周世宗柴荣的手下,陶穀是历次深厚的老臣,赵匡胤是后起的政治新秀,同朝为臣,关系不错 。赵匡胤“黄袍加身”而荣居九五之尊后,所用的朝臣大部分还是后周的原班人马,陶穀作为老同事,也被赵匡胤留任为翰林学士,官虽没升,但也没降 。
陶穀是个才子,举世皆知 。陶穀是个老资格,二十多年前在后晋就已经是知制诰——皇帝的笔杆子了 。入宋后,赵匡胤让他仍任翰林,没得说,过得去 。然而,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则可,但三五年、七八年还是个老翰林,陶穀的心里就别扭了 。你想,比自己资历浅的,升了,比自己年轻的,也升了,而自己年纪一大把了,还在原地踏步踏,这老脸往哪搁呢?于是,气极之下,陶穀给皇帝打辞职报告,“乞罢禁林”,请求调离翰林院,这学士没法当,不当了 。
赵匡胤接到陶穀的上书,明白了:嫌官小 。赵匡胤也知道,五代以来,陶穀“文翰为一时之冠”,有才学,有作为,所以那么多皓首穷经的博学鸿儒不留任,偏偏留任了他,这种安排根本不是照顾老同事的情面,而是对他才学的欣赏,体现了新皇帝对他的器重 。陶穀既然不懂此中深意而伸手要官,赵匡胤决定损他一下,便将他召来,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此官难做?不过依样画葫芦,且做且做 。”一句话将陶穀堵了回去,不许他辞职 。当然,也不给他升官 。
陶穀讨了个没趣,哭笑不得,气却未消,于是,陶穀在翰林院的墙壁上题下诗一首:“官职须由生处有,才能不管用时无 。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旧官虽忍气吞声地照做,但牢骚却也要直言不讳地发的 。
对于陶穀题诗于壁发牢骚的行为,赵匡胤听之任之,一笑了之 。不久,赵匡胤即提拔重用陶穀为刑部尚书,又任户部尚书 。970年,陶穀去世,赵匡胤还追赠他为右仆射,给予了极高的尊荣 。
【依样画葫芦 照葫芦画瓢下一句】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