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功入门 只有练到这股内劲才算是真正的入门( 二 )


三、轻沉兼备
内劲贯通后,练拳时能清晰地感觉到内劲以丹田为核心在全身的四肢百骸开合聚散,时轻时重,轻沉兼备 。肢体时而如充满氢气的气球飘然欲起,时而又如灌满水银的袋子分量极沉,真是“轻灵沉重兼而有之” 。太极拳界的前辈曾将内劲的这个特点描述为“轻如杨花,坚如金石” 。
四、刚柔相济
不了解太极拳的人看到慢悠悠的太极拳,总认为练拳的人是柔软无力的,其实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 。事实上,“柔”是为了“刚”,“极柔软然后极坚刚” 。内劲贯通的人都能清楚地感觉到太极拳是外柔内刚、刚柔相济的 。杨澄甫讲“臂膊如棉裹铁”,太极拳乃“绵里藏针之艺术” 。武式太极拳开派宗师武禹襄则讲得更加到位,他说“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 。“九曲珠”讲出了太极内劲“柔”的一面,“百炼钢”讲出了太极内劲“刚”的一面 。而且,太极拳在推手、技击中的“柔化刚发”也清楚体现了太极内劲“刚柔相济”的特点 。
五、渗透传导
练太极拳内劲贯通后,随着内劲质量的不断提高,会逐渐感觉到内劲具有明显的渗透和传导的特性 。手握剑柄时,会清楚地感觉到内劲由剑柄传至剑身,直达剑尖,剑的分量瞬间增加,宝剑舞动时浑厚沉稳、震弹有力 。平时随手拿起一个物件,比如竹竿,稍一沉气,竹竿霎时就会变得沉甸甸的 。与人推手时,搭手后内劲迅速渗透传至对方体内,对方会感到脚下发飘、重心不稳、身体失衡,很容易被牵动 。
如何练习太极的13种内劲
一、沾粘劲:
这种劲道就是无论何时 , 都可以不丢 , 及阴阳相生 。沾粘即粘贴之意 , 把敌粘住之劲 。敌进我退 , 敌退我进 , 敌浮我随 , 敌沉我松 。
初练推手时 , 手臂知觉不灵 , 犹如木棍 , 日久感觉渐趋灵敏 , 由手臂而肩而胸而背 , 乃至周身皮肤 , 逐渐生有感觉 。有感觉始可沾粘 。有沾粘 , 始可将敌吸住 。沾粘劲为入门初步 , 此劲不通 , 难以深入其它之内劲 。
二、听劲:
所谓听 , 并非用耳 , 而以皮肤之触觉去感知敌劲 。故必先掌握沾粘劲将敌紧紧吸住 。只有学会了沾粘 , 才能练好听劲 , 这样才能克敌制胜 。
听劲之关键在于松腰腿 , 敛气凝神 , 做到松、柔、沉、静、稳 , 否则无从准确听敌之劲 。
三、化劲:
化劲中须含沾粘劲和掤劲 , 否则不能化 。机枢在腰而不在手、肩 , 否则是谓硬拨 , 非真太极拳之化劲也 。其要点全我顺人背 , 须有往复褶迭和进退转换 , 使敌无由知我劲路 , 从而达到使对方处于背势的境地 。
【内功入门 只有练到这股内劲才算是真正的入门】劲不可化尽 , 化尽则我之沾粘劲易断 , 而去势随之远矣 。又不可过早或过迟 , 太早未到 , 无有所化;过迟则敌劲已着 , 化之无益 。运用化劲最恰当的时机是敌劲将出而未全出、将至而未全至之际 。化之得势 , 发之才有效 。
四、发劲:
为太极技击中攻敌之内劲 。习发劲之初 , 当先知劲路 。发劲须制敌之“根” 。人之全身 , 足为根 , 身为枝 , 头为叶;人之上身 , 肩为根 , 肘为枝 , 手为叶;人之下身 , 腿为根 , 膝为枝 , 足为叶 。拿人发人 , 先制其根 , 是取胜的关键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