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莫凭栏 独自莫凭栏”,栏杆


独自莫凭栏 独自莫凭栏”,栏杆

文章插图
独自莫凭栏(独自莫凭栏”,栏杆)
栏杆,古代也称为“阑干”,有纵横交错之意,纵木为阑,横木为干 。它的结构很简单,常见于建筑平台的外延、楼梯的两侧、水边等处,一般有扶手栏杆、坐凳栏杆、背靠栏杆三种类型 。
在中国文学中,尤其是古典诗歌中,“栏杆”是一个常常被提及的意象,笔者粗略统计了一下,“阑干”、“凭栏”、“倚栏”等相关词语,在《全宋词》里,就超过了1200次 。
宋代词人晏殊说:“凭栏总是销魂处 。”小小的栏杆,在中国文化里,为什么总是那么让人销魂呢?笔者通过中国古典诗歌,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探析其蕴含的美学意象 。
凭栏独倚的思妇
一、寄托思念:心理层面上,栏杆分隔了“自我”与“外物”两个世界 栏杆的作用首先是安全防护 。登上一座高楼,栏杆是最后的一道屏障,这样,栏杆就分隔出了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是自我的世界,一个是外物的世界 。
因此,它不仅从物理层面上,而且在心理层面上,将两个世界分隔开来 。
被栏杆分隔开的两个世界,无法互通有无,因此,栏杆成为了人们寄托思念时最常用的背景 。
比如,李煜《浪淘沙》: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李后主写这首词时,身在他乡,故国再也无法回去了 。他凭栏远眺,思念着故国的山山水水,心中无比凄楚 。远方是美好的故国,而自己却身为臣虏,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两个世界被一道小小的栏杆分开了,让这首词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 。
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故事,让人心碎 。在他们被迫分手后,陆游写了一首《钗头凤》给唐婉,唐婉看到后,也回复了一首《钗头凤》说:“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 难!”
唐婉在分手后,想写下心中的思念,但欲言又止,只能倚着栏杆,流着眼泪,自言自语,让人无比动容 。
因此,栏杆这一意象在古诗词中,常用来表达闺怨 。
身处深闺的女子,内心寂寞孤独,只能登楼凭栏远望,将思念诉说给永远不语的栏杆 。
比如李清照《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
这是李清照怀念丈夫赵明诚所作,赵明诚有外任,李清照独居青州,倚遍栏干,却只望见连天衰草,意境凄美 。
栏杆这一意象,亦或是传递远方的游子对家人的思念 。
如柳永《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
词人宦游在外,倚阑思乡,却又想着佳人妆楼凭栏远眺、误认归舟的情形 。“阑干”在这首词中,已是一种彼此心心相印的意象 。小小的栏杆,寄托着了词人多么深远的思乡之情 。
倚栏绣花的思妇
二、抒发壮志:随手可及的栏杆,成为了人们抒发壮志、排遣愤懑的对象 古代栏杆的高度一般是0.9-1.2米之间,这个高度十分人性化,是普通身高的成人可随手触及、倚靠的一个高度 。
因此,正是这个特点,使得随手可及的栏杆,成为了人们排遣愤懑的对象 。通过栏杆,诗人们抒发着心中满腔难酬的壮志 。
比如岳飞经典的“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又如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