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服补子 解读清朝官员服饰“补子”图案的寓意及由来


清代官服补子 解读清朝官员服饰“补子”图案的寓意及由来

文章插图
清代官服补子(解读清朝官员服饰“补子”图案的寓意及由来)
服饰最初的功能是遮羞、修饰、抵挡风寒,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服饰也开始拥有另一个角色:职权 。服饰与政治统治的密切关系古来有之,在《易经》中记载:黄帝、尧、舜通过制定衣服的制度,来显示天下的礼仪 。《周礼》中也记载了周朝把各诸侯和士大夫的官服分为十多个级别 。由此可知,统治者为了更好地管理国家,使国家官民有序,上下有礼,开始把服饰作为官位和身份的标志 。
清朝在明朝补服的基础上,融合了满族特有的文化气质,形成新的官员服饰“补子” 。通过清代补服的图案,我们可以清晰地辨析官员的大小,然而,它不仅仅只代表各官员的等级,也是一种丰富的民族文化体现,是汉族文化和满族文化交融的产物 。
一、清朝官员服饰“补子”图案的由来 清朝还没入关以前,努尔哈出为了方便统治,在臣子的建议下开始制定冠服制度 。到了皇太极时期,汉臣宁完我上书皇太极,提议当务之急要分辨服制,制造设立腰牌,以免因等级不分而造成的伤害官员事件 。于是皇太极决定更定冠服制度,定朝服和官名常服制 。到了清朝乾隆时期,冠服制度基本完备 。
由此可证,清代官服“补子”是在清朝政府入关后,为加强政治管理,而强制推行的具有满汉民族共同特色的服饰 。根据史书记载可知,帝王服饰上的龙、凤图案,早在秦朝就已经存在,秦始皇的龙袍就有象征首领权威的龙的图案 。到了汉朝,宫廷内外壁画和石雕多运用了“禽兽”图案 。而真正文武百官的“补子”可追溯到武则天时期,当时,武则天把绣有不同花纹的官服赐给文武官员,被称为“袄子锦” 。到了明朝是缀于袍上的“补子”,开始出现各种“飞禽走兽” 。到了清朝服饰风格和“补子”图案上又与明朝有了些许区别 。
二、清朝“禽兽”补子图案及代表职权 清朝不同官员服饰“补子”也不一样,亲王和世子的服饰“补子”是四团五爪金龙,前后是正龙、两肩是行龙;郡王的服饰“补子”四团五爪行龙;贝勒及贝子的服饰“补子”两团四爪正蟒 。文武和武官的补子是“禽兽”图案,现在通常形容人品龌蹉的词语“衣冠禽兽”大概就来源于此 。文武和武官的服饰“补子”不一样,文官是鸟类,而武官是兽类,不同级别服饰“补子”又有所不同 。
文官一品服饰“补子”是仙鹤,二品是锦鸡,三品是孔雀,四品是云雁,五品是白鹇,六品是鹭鸶,七品是鸂鶒 ,八品是鹌鹑,九品是练雀 。武官一品的服饰“补子”为麒麟,二品为狮,三品为豹,四品为虎,五品为熊,六品为彪,七品和八品为犀牛,九品为海马 。
清朝时期的文武官员的服饰补子是方补,制作的方法有织锦、刺绣和缂丝三种 。与明代的服饰补子比较,清代的服饰补子的特点是小且简单,颜色主要是青、黑、深红等深色为底 。由于受到清朝政府的限制,服饰补子不能大量生产,因此其具有很高的工艺和历史价值 。
三、清朝“补子”图案象征寓意 一品文官的仙鹤在古代是“一鸟之下,万鸟之上”的神鸟,它是仅次于凤凰的吉祥鸟,被称为“一品鸟”象征志向高远和高瞻远瞩 。二品文官的锦鸡象征着前程似锦和锦上添花 。三品文官的孔雀被认为是吉祥鸟,象征着锦绣前程 。
四品文官的云雁象征志向高远和搏击长空 。五品文官的白鹇是哈尼族的吉祥物 。相传诗人李白在青城山时养过这种鸟,并与好友交流养殖经验它象征文人墨客和学识渊博 。六品文官的鹭鸶在古代也被认为是吉祥鸟,象征为官清白和一路荣华 。七品文官的鸂鶒在旧时时常出现在诗词等文学和艺术作品中,象征了忠诚和飞黄腾达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