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正手攻球的“三角形”

【乒乓球正手攻球的“三角形”】攻球“三角形”是个形象的说法 。正确的攻球动作起始于引拍,引拍应是以腰控臂:大臂不直接后拉而是引拍手向身体右侧(以右手为例)横摆,然后在重心的转移中转腰向前,顺势收前臂击球,就可以在身前形成一个三角形——即从击球者上方俯视,以身体中轴线为一点,执拍手从引拍击球之起始点为一点,到挥拍结束处为一点,在这三点之间作连线,应该是一个较规范的三角形 。错误的击球方式往往不是以腰控臂,而是“后拉手式击球”,又俗称“跑步式击球”,当然就不会有所谓的身前“三角形”了 。
凡无“三角形”的攻球动作,其基本功是永远难以练好的,因为没有正确的动作定型 。后拉手式击球的顽固动作,会使击球的结果难以预测,左一下右一下飘忽不定,自己的球会打到对方球台的什么地方连打球者本人也不知道 。
后拉手式击球为何会造成击球不稳甚至带侧旋?我想是因为: 
后拉手式击球使击球动作人为地复杂化了 。一旦后拉手引拍,那么在迎击来球的过程中,首先必然是以肩为轴、大臂发力——你想想,后拉手时迎球,怎么可能再收小臂?直接收小臂,极端结果就是收拍碰到你的右胸上(以右手为例)!假如先动大臂,待执拍手挥到右前方时再收前臂,这就使一个连续完整的动作分成了“双截棍”,哪个天才能把握好?动作不变形才怪!不妨留意一下,凡是后拉手的球友打球,大、小臂之间的夹角几乎不变而肩关节在大幅度运动!而这正是正手击球的大忌!如此攻球,球不仅不稳,还总是带侧旋,很难体会到撞击的发力是怎么回事 。而正手攻球没学到家,拉球也学不好!要知道,拉球的正确动作应该是在正确攻球的动作上发展演变而来的,不好好下功夫体会就会走弯路 。
引拍对头了,正确的攻球动作其实就学会了一大半 。此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要知道,人天生就是习惯于后拉手的 。因为引拍拉肘,是一种习惯动作,受先天生理性的条件反射的支配;而正确的正手攻球动作则是一种非生活习惯性的动作,是人的创造,须经后天长期的刻苦学习和磨练才能养成“习惯性的”条件反射,从而成为人的第二天性、第二本能 。  
使许多乒乓球爱好者深感困惑的是,按前述“身前三角形”的理解练攻球发不出力来 。这是因为已用惯了大臂,一旦要改就会觉得使不上劲儿——问题在于他们不会利用重心的转移击球,只会原地收缩地甩臂,这当然就没有多少击球的空间了 。而用重心引拍和击球必须懂得重心转移——向前迎球时要有重心从右腿向左腿的转移(即重心平动,忌上下起伏),移动的同时向击球方向转腰 。请留意:此刻即使不特意收前臂,执拍手的空间移动也已获得一定的摆幅 。在此基础上,只需顺势收前臂即可获得击球的动能 。这时的前臂发力,已不是孤立的局部收甩,而是从属于整体动作的一个必然的组成部分 。在大肌肉群的参与下,击球动作具有质量大、惯性也大的特点,所以击球就更加稳定和准确 。
李晓东教练在谈到击球协调性的6个关键词中的“重心”一词时,曾指出过:“重心与手基本是一体的,而绝不是分离的 。所以,在不夹臂的前提下,我觉得手如果能离身体近一些,就能比较好地利用重心的力量,两者的结合会稍微容易一点,动作也会更协调 。对于重心帮助发力,大家都比较好理解,但其实重心的作用远不止于此,无论正反手衔接、发球、搓球……重心的影子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