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手术治疗 胃穿孔的饮食


胃穿孔手术治疗 胃穿孔的饮食

文章插图
一、胃穿孔的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分为穿孔单纯缝合术或胃大部切除术 。穿孔单纯缝合术应用于腹腔渗出较多、污染严重、体质较弱、一般情况差的病人 。在胃溃疡穿孔行穿孔缝合时,可同时作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幽门成形术,这样既解决穿孔问题,也对溃疡进行根本性治疗,效果较好 。对胃溃疡穿孔疑有癌变者,应尽可能行胃大部切除术,并取材做病理检查,以免遗漏胃癌的诊断 。
【胃穿孔手术治疗 胃穿孔的饮食】非手术治疗
(1)禁食及胃肠减压放置鼻胃管持续减压:胃管的位置要确保在胃大弯远端,口径要够大(18F),减压的装置应能定时调空 。在12h内,每半小时吸引1次,随着症状的改善.全身情况好转,改为每小时吸引1次 。
(2)输液:静脉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3)抗生素的使用:应选择适当的广谱抗生素治疗 。
(4)监护:对全身中毒症状严重的病人,应送入ICU内严密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凡观察过程中出现病情加重、全身情况恶化时,应毫不犹豫地改行手术治疗 。
二、胃穿孔的病因
1、胃穿孔的口径以3~6mm多见,最小者似针尖,超过10mm者亦很少 。一般胃溃疡穿孔比十二指肠溃疡的穿孔大,且多位于幽门附近小弯侧 。胃溃疡的位置愈高,预后愈坏 。贲门下的溃疡穿孔,病死率可达80% 。大弯侧的溃疡多属恶性 。急性穿孔,起初是由于胃与十二指肠内容引起的化学性腹膜炎 。
2、炎症的范围与程度决定于穿孔的大小 。注入腹腔的量与性质,以及病人的健康状态与反应性强弱 。一般经8~12h后,转变为细菌性腹膜炎,若注入腹腔的内容物完全无菌,甚至24h后腹腔渗出液培养仍为阴性 。腹膜炎发生后,不论是化学性或细菌性,势必引起渗出反应 。
3、注入腹腔的内容愈多,刺激性愈强和时间愈长,则腹腔内渗液愈多,炎症愈明显,并发肠麻痹愈严重 。亚急性穿孔由于孔小或已被堵塞,腹腔漏出量少,因此仅限于右上腹有炎症病变 。慢性穿孔实际上是在未穿破之前,周围已经愈合 。如穿入胰腺,可引起局部胰腺炎症反应;如穿入小网膜腔,由于漏出量很少,经网膜包裹后形成小网膜腔脓肿;如与胆囊或肝之脏面愈合,可形成胃胆囊瘘或十二指肠胆囊瘘,或肝下脓肿,而其他部位完全无炎症反应 。
三、胃穿孔临床表现
多有长期溃疡病史和近期加重病史,但约10%病人无明确溃疡病史 。饮食不当、情绪变化等可诱其发生 。溃疡穿孔临床经过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初期)
骤发性剧烈腹痛,如刀割样,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加重 。疼痛初始位于上腹部或剑突下,很快波及全腹,仍以上腹部为重,有时伴有肩背部放射 。如胃内容物沿右结肠旁沟流至右下腹,可发生右下腹痛 。因腹痛剧烈,可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冷汗、脉搏快、呼吸浅等,常伴有恶心呕吐,可出现休克 。
查体可见病人急性痛苦面容,仰卧拒动,腹式呼吸减弱,全腹有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可呈“木板样”强直,肝浊音界减小或消失提示气腹存在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腔穿刺可抽出胃肠内容物 。
2、第二阶段(反应期)
穿孔后1~5小时,因患者腹腔渗出液增多,流入腹腔的胃肠内容物被稀释,腹痛可暂时减轻,患者自觉好转,脉搏、血压、面色与呼吸也恢复常态 。但仍不能做牵涉腹肌的动作,腹肌紧张、压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急性腹膜刺激征象仍继续存在 。
3、第三阶段(腹膜炎期)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