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神话背后的秘密 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四 )


后来随着玉兔也加入到月精行列以后,捣药的工作就逐步被玉兔所取代,蟾蜍则沦为抬药钵的帮手 。
在汉代出土的画像石中,常常可以看到玉兔和蟾蜍同框捣药的画面,蟾蜍或者在下方苦哈哈地高举着药钵,或者干脆在一边当起了无聊的看客 。很明显,曾经在蟾宫中风头无两的第一主角蟾蜍,开始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配角 。到了后来,蟾蜍又因为自身独特的药用特性,被称为是万年肉灵芝,干脆变成了被玉兔所捣不死之药的原料 。从捣药的蟾宫主人变成了捣药的原材料,姮娥心中这数千年的苦楚,现在又有多少人能知道呢?
在唐朝的诗句中,蟾蜍还经常与月兔一起被提起 。唐代铜镜上的月宫图中,捣药的白兔旁边也偶尔还能够看到蟾蜍的身影 。然而随着奔月神话在道家仙话中的不断发展和丰富,与美丽动人的嫦娥姐姐似乎有些格格不入的那个样貌丑陋的蟾蜍,终于在劫难逃地被请出了奔月神话,而古老神话中的蟾宫也被摘下了旧牌匾,并且有了一个后人更加熟悉的新名字,广寒宫 。


吴刚和桂树


06
众所周知,月宫神话中除了嫦娥和玉兔之外,还有桂树,以及砍伐桂树的吴刚 。

《淮南子·外八篇》中说:昔者,羿狩猎山中,遇姮娥于月桂树下 。遂以月桂为证,成天作之合 。
原来这桂树是古老奔月神话中,羿和姮娥初恋时的定情信物,更是他们天作之合的见证者 。后来秦汉时期的道家仙话结合这个典故,把中秋月圆正飘香的桂树,也融合进了奔月神话之中,让清冷的月宫中平添了几缕淡淡的桂香 。
至于那个砍树的吴刚,也是要等到唐朝前后才会出现 。
唐代的《酉阳杂俎》中说:“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zhuó]之,树创随合 。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zhé]令伐树 。”
原来这个吴刚是个求仙犯了错的人,被惩罚到月亮上去砍伐那棵无论如何也砍不倒的桂树 。关于吴刚所犯的这个错,居然可以追溯到山海经的记录中,这个话题以后有机会单独再和大家掰扯 。
从这里能看得出来,到了唐朝时奔月神话已经变得内容丰富焕然一新,并且已经具有很明显的道家仙话的色彩了 。
姮娥窃药奔月,是一则源自上古时候的古老神话,最初体现的是先人们对于月亮盈亏死而复生的理解,她既神秘悠远又饱含着生活气息,所以被人们喜爱并一直流传至今 。虽然其间奔月神话经历了变化、发展、丰富的漫长过程,如今的奔月神话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从上古神话蜕变成了一个道家的仙话 。但是她的变迁历程体现了人们对美好月亮的向往和憧憬,在保留了核心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美好的情节,让这则古老粗糙的月亮神话变得精致而浪漫,重新获得了勃勃的生机,成为了我们华夏神话故事中难得的上乘之作 。
这里还有一个悬而未解的疑问,如果姮娥是明知自己“奔月”后,会变成一只既丑陋又要日夜不停辛苦捣药的蟾蜍,她为什么还要舍身“奔月”呢?对于这个问题,聪明的观众朋友们,如果您有什么独到看法,请在文章下方评论留言告诉我们 。
汉代画像石
喜欢上古神话的朋友们,可以关注我的上古神话那些事系列文章和视频,我是只说自己观点的大脸怪,在这里大脸怪提前祝您中秋佳节阖家团圆幸福安康,谢谢您的观看,再见!
【嫦娥奔月神话背后的秘密 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