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SCR热解炉尿素结晶的分析与对策 尿素热解炉结晶怎么处理( 二 )




3.1.2尿素的化学性质


尿素在酸、碱、酶作用下(酸、碱需要加热)能水解生产氨和二氧化碳 。尿素对热不稳定性,在高温下可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缩二脲、缩三脲和三聚氰酸 。加热至150~160℃将脱氨成缩二脲 。若迅速加热将脱氨而三聚成六元环化合物三聚氰酸 。(机理:先脱氨生成异氰酸(HN=C=O),再三聚 。)加热至160℃分解,产生氨气同时变为异氰酸 。


尿素易溶于水,在20℃时100毫升水中可溶解105克,水溶液呈中性反应 。尿素产品有两种 。结晶尿素呈白色针状或棱柱状晶形,吸湿性强 。粒状尿素为粒径1~2毫米的半透明粒子,外观光洁,吸湿性有明显改善 。20℃时临界吸湿点为相对湿度80%,但30℃时,临界吸湿点降至72.5%,故尿素要避免在盛夏潮湿气候下敞开存放 。在尿素生产中加入石蜡等疏水物质,其吸湿性大大下降 。


3.2尿素热解工艺


尿素热解系统的主体设备包括尿素储仓、尿素溶解罐、尿素溶液储罐、尿素溶液喷嘴、热解炉和电加热器 。主要的工艺流程为固体尿素溶液经溶液配置成40%-60%的尿素溶液(我厂尿素溶液浓度控制在50%左右),混合/给料泵将尿素溶液输送至尿素溶液储罐,尿素溶液经过计量分配模块合适配量,由专门设计的喷枪喷入热解炉中,在高温下分解为氨气,热解需要的热量来源于经过加热器加热后的热一次风,分解得到的氨浓度小于5%的氨/空气混合气,经氨气喷射格栅(AIG)喷射入烟气系统中 。


3.3尿素热解工艺要求


我厂3号机组脱硝系统采用尿素热解制成氨气作为还原剂,热解炉由北京福泰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尺寸为Φ2454×14801×8mm,材质本体为SS304不锈钢,出口U型管为Q345R,共设有6支喷枪 。尿素热解制氨系统的分解产物中应不含有对SCR装置产生不良影响的物质,尿素热解率100% 。进入绝热分解室的尿素溶液浓度为40~50%,分解产物中的NH3浓度不超过5% 。绝热分解室出口分解产物的温度不超过400℃,且不低于260℃,AIG接口温度约为260~345℃ 。


43号机组热解炉尿素结晶实例


4.1缺陷描述


3号炉脱硝系统自2013年5月17日开始试运,在6月7日投运进行内部168试运,6月12日晚间发现热解炉一次风量大幅下降,检查测点数据正常,调整无效后判断为热解系统堵塞,于13日01:01退出脱硝系统运行,办理工作票进行热解系统检查 。打开检查孔发现热解炉6只喷枪下部300mm处有大量尿素结晶与灰的混合物,热解炉截面几近全部堵塞,堵塞物整体厚度500-1000mm,呈浅灰色蜂窝状,质地坚硬,有大量白色晶质体 。热解炉上、下部及均流器、滤网正常 。


4.2原因分析


经过相关人员共同探讨,检查热解炉内部、喷枪设备、DCS数据分析后,确认热解炉尿素结晶堵塞原因:


(1)一次风流量设计值为5000Nm3/h,在整个运行期间多数时间维持在5000-5200Nm3/h,但有部分时段处于流量偏低工况,如6月10日7:00风量低至4185 Nm3/h、6月11日5:00-9:00风量低至4200Nm3/h 。


(2)第一次试运投入喷枪为B/D/F枪,本次试运投入喷枪为A/C/E枪,运行中均没进行喷枪增减及切换,单支喷枪流量基本在0.05-0.15m3/h范围内, 投运初期及6月9日11:50喷枪流量波动最高值0.21m3/h,单支喷枪流量偏大 。


大量结晶物仅出现在热解炉喷枪下部区域,是因为热解炉内流场偏离设计值或喷嘴工作有异常所致 。一次风流量偏低将造成稀释风在热解炉内分布不均,尤其是热解炉外壁侧流量偏少,喷射的尿素溶液在这种工况下很难与稀释风充分混合,就会喷射至热解炉外壁,出现尿素溶液挂壁结晶问题;喷枪流量如果偏离设定值(单只喷枪流量建议不大于0.17m3/h),将使尿素溶液雾化效果变差;上述两种情况都会发生结晶问题 。当结晶物不断累积后,将对热解炉内正常流场产生更大破坏,加上热解风内不可避免含有的灰分,造成恶性循环,会使结晶情况迅速扩大恶化,造成热解系统堵塞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