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为什么被砸盘 泡泡玛特崩盘( 二 )


对于熟悉泡泡玛特的人来说,在所有IP中,“Molly”可以说是泡泡玛特的王牌 。不过,到2020年,泡泡玛特主打产品Molly似乎变得不香了,2020年IP Molly销售额全年跌22%,下半年同比跌13% 。
目前,盲盒赛道上的玩家越来越多,市场竞争已经愈发激烈 。
除了泡泡玛特以外,IP Station、52 TOYS均在线上线下布有销售渠道,名创优品(MNSO)也于2020年宣布设立TOPTOY的潮玩集合店,主打平价盲盒,这些都在和泡泡玛特抢市场 。
由于盲盒玩法缺乏门槛,一旦上市之后,会有大量企业跟进,而泡泡玛特在盲盒玩偶IP上面爆款接力不足,这就使得有大IP的企业进入盲盒领域具备一定优势 。
最近,像《乡村爱情》盲盒在淘宝的优酷模玩旗舰店正式上架,上线6小时官方便宣布首批预售盲盒售罄 。
【泡泡玛特为什么被砸盘 泡泡玛特崩盘】伴随着竞争对手增多,泡泡玛特此前一枝独秀的局面被逐渐打破 。也就是说,泡泡玛特的行业护城河并不深,壁垒可以轻易打破,这就限制了其利润与估值的想象空间 。
事实上,盲盒与当年风靡全国的小浣熊干脆面的“集卡”游戏、扭蛋潮流玩具一样,其核心都是通过IP系列中隐藏角色的稀有性 。正是这种玩法,催生了各类的炒作 。
盲盒市场上涨价、缺货的饥饿营销方式,以炒高二手市场的价格,屡见不鲜 。
新华社发表评论称,当抽盲盒成为一种风潮,就有可能打开“潘多拉的魔盒”,一些假冒伪劣、过期库存商品乃至违法违禁物品也随之冒出 。“盲”盒不能“瞎”卖,更不能假借一个“盲”字来损害消费者权益 。
除了饥饿营销的手段外,还有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有部分市场人士对“盲盒消费”赌博性质的质疑 。
去年底新华社评论称:“‘盲盒热’所带来的上瘾和赌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费,不少盲盒爱好者每月花费不菲,正所谓‘一入盲盒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并呼吁监管部门进一步规范盲盒经营模式,避免畸形发展 。
此后,中消协频频发布消费提示,今年1月针对盲盒市场发布消费提示称,目前盲盒商家存在过度营销、虚假宣传、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和消费纠纷难以解决四类主要问题,并表示盲盒经营者要切实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
4月29日,中消协再次点名盲盒“概率”营销、砍价集赞拉人头等问题……现如今盲盒纳入监管已受到广泛关注 。
对于泡泡玛特来说,还有一个问题是居高不下的投诉率 。截止5月7日,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相关泡泡玛特的投诉达3746条,投诉集中围绕在发货延迟不退款、货品有瑕疵返厂后无备品不退款等问题 。
日前,泡泡玛特正在多元化布局,斥资数千万元入股潮牌店铺Solestage 。这是泡泡玛特近期在潮流文化领域的第二笔投资,此前泡泡玛特曾投资汉服国风品牌十三余的亿元人民币 A 轮融资 。
不过,如今盲盒涨价、营收放缓、市值缩水、IP黏性不足、竞争加剧、监管压力等......这些都是泡泡玛特的面临的争议或问题,即使是市值大幅缩水 。目前泡泡玛特的市盈率仍有138倍,如此高的市盈率,又有如此多的问题,泡泡玛特的股价前景压力不小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