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什么意思吗 斗智斗勇知道什么意思吗


知道什么意思吗 斗智斗勇知道什么意思吗

文章插图
今天,在很多方言中,人们把东西弯曲而不折断,叫作"抈";把东西弯曲且折断,叫作"敠" 。
"他用一根铁丝抈了个弹弓,还抈了个衣裳架架 。"
"桑树从小抈,到老直笔笔 。"
"你轻点,别把树枝敠断了 。"
"一大早就上地锄草,累得腰都快敠断了 。"
"抈"和"敠",是两个非常古老的汉字,中国人用了两千多年了 。到了今天,由于口语与书面语的脱节,很多人认为,这两个发音不过就是个乡言土语,却不知是出自于古代典籍 。
先来说说"抈"抈,普通话读作yuè(音月)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抈,折也 。从手,月声 。与刖略同 。"
抈,普通话读作yuè(音月)
"抈"字现今可见的最早出处,当是《诗经·小雅·节南山》:"式月斯生,俾民不宁 。"
"式月斯生",这句话很难懂,其实也没必要弄懂 。你看,历朝历代那么多训诂学家,对这句话的理解,他们也是各说各的,没个准儿,所以我们这些普通读者,也就没必要跟着较真了 。
不过呢,到了今天,更多的学者认为,"月",是"抈"的通假字,意思是"折断" 。
"式月斯生,俾民不宁",这句话的大意是:(乱事)摧折这些生命,使得百姓不得安宁 。
早在春秋时期的《国语·晋语》中,"抈"字就正式出现了:"其为德也深矣,其为本也固矣,故不可抈也 。"
《康熙字典》中的“抈”字条
这句话的大意是:它们作为道德来说够深厚的了,作为根基来说够坚固的了,所以是不可动摇的 。
这里的"抈",是"折断"的引申义"屈服、动摇"(也有人认为是"扤"的通假字) 。
到了西汉,在扬雄编撰的《太玄经》中,"抈"字的意思就非常直接而具体了:"车轴折,其衡抈 。"
这里的"衡",是"车辕前端的横木" 。"其衡抈",意为"车上的衡木折断了" 。
抈竹子:竹子加热后,使之弯曲
后来,"抈"字的词义有所扩大,既可释为"折断",比如清代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王筠在《说文释例》中认为:"吾乡谓两手执草木拗而折之曰抈 。"
亦可释为"弯曲",比如清末民初学者章太炎在《新方言·释言》中写道:"今人谓以手折物曰抈 。"
到了今天,"抈"字的意义愈加丰富起来了 。既可以"使物弯",也可以"使物直";既可以将物折叠,也可以把物折断;即表示具体的动作,也可以表达抽象的意思 。
抈竹子:竹子加热后,使之弯曲
"抈几把竹椅卖两个钱 。"
"用手钳把这团铁丝抈直咾 。"
"快起床,把被抈好了 。"
"轻轻抈了几下,铁丝就抈断啦 。"
"在火车上睡了一觉,腰杆都抈痛了 。"
"在这个白痴手下干活,真要把人抈死的 。"
再来说说"敠"敠,在古代汉语中,主要有两个读音 。
宋代官修韵书《广韵》《集韵》为"敠"字标注的读音,分别是"丁括切" "都括切",大致相当于普通话duō(音多) 。
敠,一读duō(音多),一读què(音却)
同时,《广韵》《集韵》又把"敠"注音为"促绝切" "七绝切",大致相当于普通话què(音却) 。
"敠"读duō(音多)的时候,有两个义项 。
其一,《广韵》《集韵》释为:"敁敠,知轻重也 。"敁,音义同"掂" 。敁敠,就是用手掂量、估摸物体轻重的意思,引申为揣度、斟酌 。
宋朝赵叔向《肯綮录·俚俗字义》:"称量曰敁敠 。"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刘姥姥听了,心下敁敠 。"
又第四十四回:"平儿今见他这般,心里也暗暗的敁敠 。"
《康熙字典》中的“敠”字条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