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醋可以治疗什么疾病 4种食疗方法分享


食醋可以治疗什么疾病 4种食疗方法分享

文章插图
一、食用醋治疗疾病的4种食疗法
1、陈醋泡花生——降血脂
医学研究表明,只要每天喝20毫升食醋,胆固醇平均会下降9%,中性脂肪减少11%,血黏稠度也会有所下降;花生含脂肪为40%~50%,是大豆的2倍,比油菜子还高,蛋白质含量为30%,相当于小麦的2倍多,被称为“长生果” 。
具体方法:将花生米(连红衣)泡在陈醋中1周后,每天吃5~10颗即可 。
2、陈醋泡大蒜——治鼻炎
中医认为,醋性温无毒,入肝、胃两经,具有开胃增纳、散淤止血、杀虫解毒等作用;大蒜具有强力杀菌、预防感冒、排毒清肠等功效 。两者配合在一起,对鼻炎,尤其是过敏性鼻炎,疗效很好 。
具体方法:500毫升陈醋泡5头大蒜,半个月后待蒜瓣变绿时,将醋汁倒出或直接将醋汁倒入小瓶子里,随身携带,经常闻 。
3、白芍加白醋——驱散经期痛
中医认为,白醋泡白芍可养血敛阳、柔肝止痛,对女性血虚、痛经,心情躁闷所致的肝郁胁痛、眩晕、头痛等症都有较好疗效 。
具体方法:取白芍片100克,用白醋15毫升拌匀,以慢火炒至微黄即可,每日服15克 。
4、直接喝陈醋——治疗便秘
老陈醋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酶类、各种不饱和脂肪酸,常喝老陈醋可促进肠道蠕动、降血脂、中和某些毒素、维持肠道内环境的生态菌群平衡 。如果在每餐的汤菜中放6~7滴老陈醋,不仅味道鲜美,还可养颜 。
具体方法:早晨空腹喝一口老陈醋,然后喝1杯冷开水,平时做菜时加些陈醋 。
二、食用醋的4种养生功效与作用
1、可消化脂肪和糖
醋中含有氨基酸和有机酸等物质,氨基酸可以促使体内过多的脂肪转变成体能消耗,还可以消化身体吸收的糖和蛋白质,让新陈代谢顺利进行,适当地喝醋,不仅可以减肥,还可以促使营养素在体内的燃烧和提高热能利用率,促进身体健康 。
2、可利尿通便
醋能促进新陈代谢,还能增加肠胃的蠕动 。醋有利尿的功能,少量喝醋,可有效改善便秘,肠燥便秘者,每天喝一杯加醋的凉开水,有缓解排便困难的作用,喝醋大约几周以后,便秘就会有显著的改善 。身体里的废物排泄出去,体重也会因此而下降 。
3、可减少盐分的摄取
吃太多的盐不但身体负担大,而且还会越吃越咸,其他食物也会跟着吃多,水也越喝越多,体重不增加也很难 。对于爱吃咸的人来说,不妨在菜璺加点醋,多一点醋少一点盐,不但不会感到咸度不够,反而会感到菜更加可口,嘴里也不会觉得那么咸了,
喝水和吃其他食物的量也会减少,体态会由此轻盈起来 。
4、可降低血压和血清胆固醇
引起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于体内的矽酸过多,造成矽酸硬化所致 。食醋是有效防止动脉硬化的方法之一 。而动脉硬化、脑淤血病人几乎都有高血压的毛病,如果平时巧妙地吃一点醋,再加上有规律的生活,就能降低血压,进而预防患上动脉硬化和脑淤血等疾病 。
三、食醋的6种分类
作为“五味之首”,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不挥发酸、氨基酸、糖等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酿醋历史中,出现了各种工艺各种原料的醋,品种繁多 。由于酿造的地理环境、原料与工艺不同,出现许多不同地区、不同风味的食醋 。我们来认识一下醋这个大家庭中的各位吧 。
1、佐料醋——酸度较低,味浓、醇香、稍甜,具有较强的助鲜作用,适合拌凉菜、蘸吃 。也可以,用于烹调鱼、肉类等 。烹调蔬菜时加点醋,不仅使菜肴脆嫩可口,还能保护其中的营养物质不至于流失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