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电影 全方位多角度,深层解构( 二 )


除去长期与他们相伴的驯鹿外,森林里还有大量野生动物 。有体型巨大的堪达罕(驼鹿),有黑熊和狼,以及温顺的小鹿、狡猾的山猫、可爱的水狗、野兔、山鸡、会采集蘑菇的小灰鼠等 。正是因为这样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才使得鄂温克这个有着“最后的狩猎部落”之称的游猎民族,长久地得以生存繁衍 。
最重要的是,在长期的生存实践中,鄂温克人比谁都懂得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每次搬迁营地,他们都会将生活垃圾深埋;建造“希楞柱”也从不砍伐大树,尽量不破坏植被 。每次出猎,哪怕是冬天,够一个星期的食物储备后,便绝不贪多滥杀 。他们的精神世界因自足而富足,并满足于“活在当下”的生活 。
可就是这样一群人,最终却要被迫告别山林,结束他们世代沿袭的生活方式 。他们没有犯错触怒上帝,却要像亚当和夏娃那样被逐出伊甸园 。不唯人类,他们最忠诚的朋友驯鹿,也被带到山下圈养 。后来鄂温克人不忍心看着他们的朋友死去,驯鹿才被善良的人们放归山林 。可是,没有了驯鹿相伴,住在所谓文明人的房子里,这个民族也就不复存在了 。书中的“我”这样说道:

我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我这辈子是伴着星星度过黑夜的 。如果午夜梦醒时我望见的是漆黑的屋顶,我的眼睛会瞎的;我的驯鹿没有犯罪,我也不想看到它们蹲进“监狱” 。
历史:掌握在外民族手中的命运 额尔古纳河,现在是中国和俄罗斯的界河 。可历史上,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以前,它还是中国的内河 。书中说,鄂温克人的祖先,其实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左岸,在美丽的拉穆湖(贝加尔湖)边上 。后来是那些蓝眼睛大鼻子的俄军逼迫他们来到右岸的 。
尽管他们生活在大山深处,追逐猎物或驯鹿食物资源而行走迁徙,仿若与世隔绝 。可实际上,当时代的一切动荡、变革、及风云变幻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无一不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 。所以在我看来,《额尔古纳河右岸》不愧为一部史诗性质的作品,因为透过鄂温克这个弱小民族的消亡史,便可以反观从故事开头到本世纪初,近百年的历史变迁 。
小说中的历史,最浓墨重彩描写的是日本侵华、东北沦陷时期 。从尼都萨满为吉田跳神后死去开始,所有的年轻人被要求下山接受军事管制和训练 。这种影响直至抗战结束,日本人离开中国 。而后的各种运动,以及那场众所周知的浩劫,本应远离纷扰的鄂温克人都未能幸免 。直至最后,数以万计的伐木工人进入大兴安岭,森林资源被无情砍伐 。而鄂温克游猎部落,却被以保护生态为名,安排下山定居 。所以在小说接近尾声时“我”说:
我们和我们的驯鹿,从来都是亲吻着森林的 。我们与数以万计的伐木人相比,就是轻轻掠过水面的几只蜻蜓 。如果森林之河遭受了污染,怎么可能是因为几只蜻蜓掠过的缘故呢?
对于森林被乱砍滥伐的记忆,我本人是感同身受的 。我曾经生活的地方,有个巨大的贮木场,森林中伐下山的原木,就是由此处进行检尺、分类,或深加工,或直接运往各地 。几十年来,眼见着先前那望不到边、堆积成山的木材,一根根的直径甚至两个人难以环抱,到后来仅成人大腿粗细的小树,他们竟也砍倒运下山来 。最后,山空了,场地废了,野生动物消失殆尽 。这样的历史,怎能不让人痛心呢?
而纵观鄂温克这个弱小民族的历史,俄国人令他们迁徙,日本人使他们遭到迫害,文明世界又让他们最终消亡!他们的命运似乎从未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不禁令我思忖,到底什么才算文明?文明就是远离自然,住在钢筋混凝土的房子里吗?以及文化是该多元共生,还是由处于优势的一方强行主导?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