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能治好心理疾病吗 催眠能治疗心理疾病吗( 二 )


我们来举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
其实催眠不需要催眠师都可以,因为我们从小到大都在被“催眠”,大家别忘了催眠的本质是“绕过意识,直接植入信息”,而我们生下来的时候是没有意识的,7岁左右意识才开始逐渐发展,在我们还没有意识或者意识发展不成熟的时候,我们看到、听到的信息是无从判别是非对错的,很容易就全盘接受,所以其实我们小时候被“催眠”了太多太多了,当然很多确实是所谓的负面信息,例如很多父母否定孩子,天天吗孩子笨,说孩子不如别人,这些就会成为植入内心的无意识信念,就会真的认为自己很笨,不如别人 。
那么如果植入所谓正面的信息呢?例如有的父母会给孩子讲:你一定要争气,做人上人,不能被别人瞧不起,这句话够正能量吧?但是这句话一旦成为一种无意识的信念,孩子确实会很努力,很优秀,但是同时也会成为他的一种心理负担,会争强好胜,接受不了自己不如别人,就会很痛苦了 。
再有,即使我们成年了,每个人的意识发展水平也不同,有的人思维发展的比较好,有些就不太好,那么思维判断能力就有差异,所以很多成年人也很容易被“洗脑催眠”,尤其在今天这个自媒体发达,信息泛滥的时代,再加上大数据的精准推送,还有铺天盖地的广告,我们都会不知不觉地被催眠 。
举一个小例子,例如我们去药店买药,同样一种药,你会选择你知道的牌子,但是一定会比你不知道的那个牌子要贵不少,但其实成分效果没什么差别,之所以贵是因为里面有广告费,羊毛出在羊身上,这就是一种催眠,我们不知不觉中就被植入了信息 。
催眠最成功的广告就是钻戒广告,大家可能都记得那个经典的广告词: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在这则广告铺天盖地的催眠之下,人们成功被洗脑,开始流行结婚戴钻戒,好像不戴钻戒就不能结婚,其实这完全是毫无用处,戴在手指血液都不流通,无形之中加重了举办婚礼的成本,可以说这是实实在在的“全民智商税”,资本家赚的盆满钵满,乐得牙都能掉出来 。


所以,心理疾病的治愈,是要深入到无意识记忆中,转化无意识的心理创伤,满足心理需要,把无意识意识化,而非绕过意识去搞什么植入积极信念,搞不好会有副作用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